2025年5月20日,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在武汉召开全省消防救援队伍练兵动员部署会暨新能源灾害事故处置实战演练,通过“主会场实战+全省视频联动”模式,全面检验消防救援队伍应对锂电池火灾、电动汽车事故等新型灾害的实战能力。武汉世隆科技有限公司携带消防应急救援机器狗、灭火四足机器人及水下机器人在演练中深度参与,展现了科技装备在复杂灾害场景中的关键作用。

实战演练:七大科目破解新能源灾害处置难题
此次演练以锂电池厂房仓库、电动汽车火灾为核心场景,针对火势立体蔓延、有毒烟气扩散等现实难题,设置7大科目17个环节,涵盖侦察研判、安全监测、内攻搜救、火场排烟、精准灭火等全流程处置。现场投入灭火机器人、机器狗、双光无人机、大跨距高喷车、强臂破拆车等新型装备,重点探索“立体侦察、动态监测、多点保护、精准打击、浸没冷却”战术体系,验证了“可控灾害快攻近战、难控灾害攻坚主战、失控灾害整体联战”的新质战斗力。

在锂电池仓库火灾模拟中,演练首次采用“无人化侦察内攻战法”:双光无人机集群率先升空,通过热成像与气体检测锁定热失控区域;消防应急救援四足机器人随后抵近,凭借IP67级防水防尘性能与-20℃至55℃极端环境适应能力,携带360°全景相机与气体传感器深入浓烟区域,实时回传火源位置与环境数据。消防灭火四足机器人同步启动智能火焰识别系统,通过节流增压水炮实施“惰性气体覆盖+远程水炮”联用战术,精准压制火势蔓延。

世隆科技三款机器人:人机协同重构救援范式
世隆科技展出的三款机器人在演练中承担关键任务,体现“机器换人”的技术突破:
消防应急救援机器狗:采用仿生四足结构与多模态感知算法,可在废墟、陡坡等复杂地形自主规划路径,最大速度达5米/秒,续航超3.6小时。其搭载的双光云台可穿透烟雾识别热源,气体传感器实时监测甲烷、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浓度,为指挥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消防灭火四足机器人:配备40公斤负重能力与18km/h最高速度,针对锂电池火灾“浸没冷却”需求,集成高压细水雾与泡沫联用系统,可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实现精准灭火。演练中,该机器人与大跨距高喷车协同作战,形成“空中压制+地面攻坚”的立体灭火网络。
水下机器人:支持350米深潜与浑水成像技术,搭载机械臂与4K高清摄像头,在模拟洪涝场景中快速定位“被困人员”,并通过岸基供电系统实现7×24小时连续作业。其开放式模块化设计可灵活挂载声呐、抓取器等设备,适用于水下搜救、管道排查等多样化任务。

科技赋能:从装备列装到战术革新
世隆科技的装备与“无人化侦察、机器人内攻、无人机集群指引”等战术高度契合,有效降低消防员作战风险的同时,显著提升处置效率。例如,在电动汽车火灾处置环节,四足机器人通过“控火毯隔离控火+阻燃围堰泡沫浸没”战术,将传统处置时间缩短40%,并避免了人员近距离接触高压电池的风险。

武汉世隆科技总经理表示,公司正积极开发新能源灾害处置新技术,针对锂电池热失控链式反应、机器人协同作业等技术难题开展攻关。“我们的四足机器人已迭代至第三代,通过优化动力系统与算法,在高温环境下的续航能力提升了20%。未来将重点开发多机协同作战功能,实现‘侦察-灭火-监测’全流程无人化。”

未来方向:构建全灾种科技支撑体系
此次演练不仅是装备效能的检验,更是“科技+战术”融合的创新实践。“科技的终极价值在于守护生命。”武汉世隆总经理表示,世隆科技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四足机器人在地震废墟搜救、化工泄漏处置等场景的应用,助力消防队伍实现从“人力密集型”向“科技效能型”的转型升级,为城市安全构筑更坚实的科技防线。
据悉,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将以本次练兵动员部署会为契机,以更高要求,更严标准,努力锻造应急救援尖兵,持续提升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增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高效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为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提供坚实保障